西农684:西北农科大培育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5-07-13 05:10:09 发布

探索农业的奥秘,西农684小麦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西北地区小麦种植的新宠。这款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精心培育的小麦,以其审定编号陕审麦20220012号,标志着其正式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西农684品种源自周麦18与西农979的优良基因组合,展现出半冬性的生长习性。它的生育期长达223.9天,比常规品种稍晚成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规划田间管理。幼苗阶段,西农684展现出半匍匐的生长姿态和黄绿色的叶色,冬季抗寒性出色,分蘖力强,成穗率保持中等水平。

春季,西农684的生长节奏较为缓慢,但茎秆弹性好,蜡质重,使得抗倒伏能力中等偏上。株型紧凑,旗叶窄长上举,穗层整齐,为田间管理提供了便利。尽管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灌浆速度缓慢,但熟相表现尚可。纺锤形的穗型,穗大且均匀,穗码稀,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度中等,这些都是高产的保证。

在抗病性方面,西农684表现出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但对白粉病和赤霉病的抗性较弱,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品质检测显示,西农684的容重为804 g/L,蛋白质含量(干基)为14.05%,湿面筋为30.1%,吸水量为62.4mL,稳定时间为5.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为256 E.U,拉伸面积为64cm2,这些数据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

栽培西农684时,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基本苗量建议在18至22万/亩之间,同时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适宜种植地区为陕西关中灌区,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达到586.6公斤,显示出其高产潜力。

西农684,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对农业科技贡献的体现,为陕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小麦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