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水稻新突破:光身稻引领农业新革命
2025-08-15 05:50:58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前沿,中国再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5月27日,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宣布,他成功育成了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迈出了重大一步。
光身稻,以其颖壳和叶片无毛的特性,被广泛认为是普通栽培稻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刘文炳研究员采用遗传改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培育出了“三合一”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新组合。这一新组合的稻米品质经过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严格测试,其10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米一级标准,并且具有与泰国香米相似的香味,米质可与国际名牌稻米KDML105相媲美。特别是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优异表现,在国内杂交水稻长粒型特优杂交早稻中极为罕见。
福建省科技情报所的“科技查新”确认,这一项目在国内尚无相同报道,属于国内首创。中国超级稻研究首席专家闵绍楷研究员评价说:“该项目在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上具有创新性,在杂交稻育种中未见有光身稻选育和利用成功的前人报道。”由省内外11位遗传育种同行权威专家组成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组也认为,利用光身稻选育“三系”超优光身杂交稻和超优稻,不仅解决了籼粳亚种间杂种结实率低、结实不饱满、生育期偏长等问题,而且有望在米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上实现新的突破。
专家进一步指出,利用光身稻作为桥梁,可以缩小籼稻和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有望培育出米质更优、产量更高的光身杂交稻组合。“三系”光身杂交稻的成功选育,预计将对我国稻米尤其是杂交稻的结构性调整产生重要影响,增强我国杂交种子和稻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效益,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一突破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胜利,也是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