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葡萄新天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三大新品种
在葡萄的世界里,品种的创新总能带来新的味觉体验和农业价值。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今年为我们带来了三个令人兴奋的新品种,它们不仅通过了北京市的审定,更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预示着葡萄产业的新篇章。
北紫:黑珍珠的优雅
北紫,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和高贵。它是董氏葡萄与玫瑰香的完美结合,继承了两者的优点。北紫的果实如同蓝黑色的珍珠,大小均匀,椭圆形,着色一致,成熟一致,粒中,纵径1.84厘米,横径1.67厘米,平均粒重2.8克。它的皮中,果粉厚,肉较软,汁多,紫红,色艳,酸甜味正,无香味。北紫的生长势强,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2~3个,正常结果树一般产果1000~1300公斤/亩。从开花至浆果成熟需要164天,活动积温3842度,浆果成熟晚,是晚熟品种的代表。
北丰:丰收的承诺
北丰,与北紫同根生,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采。它的特性与北紫相似,但更注重产量的表现。北丰的生长势强,结果枝占芽眼总数的65.4%,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2~3个。正常结果树一般产果1000~1300公斤/亩,展现了其强大的丰产潜力。
北香:香气与色彩的交响
北香,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香气四溢的葡萄园。它是董氏葡萄与亚历山大的杂交后代,嫩梢绿而带紫红色,幼叶薄,绿色,叶脉间附加紫红色,叶面有光泽,叶背被白色(边缘带粉红色)绒毛。北香的生长势强、结实性强,果枝率79.9%,结果枝上多着生2个果穗,平均每一结果枝的果穗数为1.93个。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萌芽,10月上旬果实成熟,生长期180天,积温总量3937度,为极晚熟品种。抗寒性、抗旱性均强,抗白腐病能力较弱。
这三个品种的栽培要点包括:扦插不易生根,嫁接技术要求高;棚架栽培最佳,篱架栽培亦可;修剪以短梢修剪为主;新梢花前摘心,副梢处理要精细;控制产量,以收获优质果品;多施优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灌冻水要在地面开始上冻前进行;生产中充分利用抗病性强的特性,减少喷药次数,生产绿色有机果品。
这三个新品种的问世,不仅丰富了葡萄的品种多样性,也为葡萄种植者提供了新的选择,预示着葡萄产业的新发展。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新品种在市场上的表现,它们将如何改变我们的葡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