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山山药:福建省的晚熟美味与健康之选
2025-05-09 05:05:13
在福建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阳明山山药的晚熟淮山品种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山药,认定编号为闽认菜2016030,源自台湾阳明山的地方品种,由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三明市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工作办公室联合引进,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阳明山山药以其210天左右的生长周期,展现出其晚熟的特性。它的主茎数量在2到6条之间,呈右旋生长,叶片为深绿色,形状长心形,下部叶片互生,上部叶片对生,这样的生长特征使得它在田间易于辨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薯形,长棒状且不易分叉,须根较多,薯皮呈黄色,而截面则是纯净的白色,薯长可达65厘米左右,横径约7厘米。
在营养品质上,阳明山山药同样表现出色。每100克干品中,淀粉含量高达68克,还原糖0.43克,蔗糖2.1克,蛋白质8.44克,粗脂肪0.2克,氨基酸总量6.37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优选。
产量方面,阳明山山药在三明、南平、龙岩等地的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2439.9公斤,比对照品种‘安砂大叶薯’增产22.9%,这一显著的产量优势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希望。
在栽培技术方面,阳明山山药适宜在三明地区4月上、中旬下种,下种前需对种块进行催芽处理,亩定植约2300株。同时,为了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还需注意防治炭疽病和褐斑病,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率在阳明山山药中分别为1.6%和1.2%,均低于对照品种。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阳明山山药的认定意见是,它是一种晚熟、高产、品质优良的淮山品种,适宜在福建省种植。经过严格的审核,阳明山山药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已顺利通过认定。这不仅意味着阳明山山药的品质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也预示着它将为福建省的农业发展和人民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