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菇的丰收秘诀:从栽培到收获的全程指南
探索金顶菇的栽培之旅,我们从季节的安排开始。金顶菇,这种中温型菌类,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7-32°C,而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则在14-28°C最为适宜。因此,春秋两季是金顶菇栽培的最佳时期。春季播种在3月,4-5月即可收获;秋季播种在9月,10-11月迎来收获的季节。
接下来是原料的处理。我们选择无霉烂的棉籽壳或杂木屑作为原料,加入1.5%的生石灰调成石灰水,并混合3000倍的辛硫磷药物。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70%,经过3-5天的发酵,料温达到60-70°C,pH值保持在7-7.5,这是金顶菇生长的理想环境。
装料接种环节,袋栽和床栽各有其法。袋栽时,我们使用20-22厘米宽、55厘米长的聚乙烯塑料袋,两头接种,并在中间撒播两层菌种,每袋装干料1公斤,湿重2.3公斤。床栽则需要选择地势高燥、近水源的场地,搭荫棚,整理畦床,堆料播种3-4层,并覆盖报纸和薄膜。
发菌培养阶段,袋栽的金顶菇需要在消毒干燥的室内重叠排放,头3-4天温度控制在23-28°C,5天后以22-26°C为适。春季气温低时需加温,秋季则需通风降温。床栽的发菌期每2天揭膜通风30分钟,当菌丝爬上土面时,进行覆土2-3厘米厚,并拱起盖膜以利通风。
出菇管理是栽培过程中的关键。袋栽的金顶菇经过20-25天培养后,需要搬到出菇房或野外荫棚内。当菌丝突起呈灰白色时,用刀片割2-3个出菇口。菇蕾初现时不喷水,待大部分变成金黄色时,进行喷雾增湿,保持空间相对湿度85%。菇体发育期每天喷水1次,保持90%-95%的湿度,温度控制在20-24°C。金顶菇对二氧化碳敏感,整个出菇期需注意通风增气。床栽的金顶菇经25天培养后,菌丝体布满料面,应喷冷水并拉大温差,5-10天即可现蕾。出菇期按床栽法掌握温度、湿度、通风。
最后是采收加工。播种后35天左右,金顶菇即可收成。成熟标准是菇盖尚未展开时,即可整丛割下。管理得法,每簇一次可收300克,最大的500克。袋栽的收完头茬菇后,应摘除老根及料面残留。收获2茬后,袋内含水量下降时,应浸水补充水分。收获3茬后,也可采取脱袋野外埋筒覆土,还可长1茬菇。床栽的应松动覆土,让氧气透入菌丝。采收后均需停止喷水,生息养菌5-6天后,再喷水增湿诱蕾。在三个月的生长周期中一般可来3-4茬。采收的鲜菇应及时送往市场或脱水烘干成品。
金顶菇的栽培,是一场与自然和谐共舞的农业艺术。从季节的选择到原料的处理,从装料接种到发菌培养,再到出菇管理和采收加工,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划与细致操作。遵循这些步骤,你将能够享受到金顶菇带来的丰收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