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两优42:安徽农业的新星,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
在安徽的稻田里,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淮两优42,这是由安徽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它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赢得了农民和农业专家的青睐。
淮两优42的审定编号为皖审稻20201038,品种名称响亮而富有地域特色。这个品种源自L18S和LZ28的杂交,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淮两优42的平均株高达到了125.1厘米,亩有效穗数为16.5万,每穗总粒数高达214.4粒,结实率达到了81.0%,千粒重为23.6克。全生育期为129.2天,相较于对照品种Ⅱ优838,淮两优42的生长周期缩短了6.2天,这意味着农民可以更早地收获,更灵活地安排农事活动。
产量方面,淮两优42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3.42%和7.11%,虽然增长幅度不大,但在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亩产达到了681.03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07%,显示出了稳定的增产潜力。
然而,淮两优42在抗病性方面的表现也不容忽视。2017年和2018年的抗性鉴定显示,该品种对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都有一定的抗性,但也需要农民朋友们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淮两优42的播种期为沿江地区4月底5月初,江淮地区5月上旬,亩播种量12-15千克。栽插密度为株行距15.5×26.5厘米,亩栽1.2-1.5万穴,每穴栽1-2粒谷苗,亩基本苗8-9万。施肥策略为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酌施保花肥。灌水方面,前期应浅水勤灌,亩苗数达到12-15万时及时考田,后期采用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7-10天断水。病虫害防治上,要做好病虫预测预报,适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纵螟、二化螟、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
经过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的严格审查,淮两优42成功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这不仅是对淮两优42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安徽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种成果的肯定。淮两优42,以其高产、抗病的特性,正成为安徽农业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