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南部棉农的福音——“石抗39”棉花新品种
在山西南部的肥沃土地上,一种新型棉花品种“石抗39”正悄然改变着当地棉农的种植模式。由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新绛县天威种业有限公司申报的这一品种,以其独特的转基因抗虫特性(Bt+CpTI)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棉农的新宠。
“石抗39”的植株高约95厘米,生长势旺盛,茎杆覆盖着茸毛,叶片深绿且稍大,展现出其强健的生命力。它的果枝平展,结铃习性强,单株果枝数可达12.7个,第一果枝节位6.7,单株成铃数高达15.9个,铃重6.1克,籽指10.4克,衣分达到40.5%,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其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石抗39”同样表现出色。2008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认定其对枯萎病具有抗性,对黄萎病则表现为感性。这意味着在病害防治上,它能够为棉农节省不少成本和精力。
品质上,“石抗39”同样不遑多让。2008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分析显示,其平均长度为25.59毫米,整齐度83.7%,比强度24.6cN/tex,伸长率6.1%,马克隆值6.27,这些指标均达到了优质棉花的标准。
在产量上,“石抗39”在2008年的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区引种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128.7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棉所41号增产11.9%,这一成绩无疑为棉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种植“石抗39”并不复杂,只需遵循一些基本的栽培要点:确保播种时土壤湿润,施足底肥;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3000至3500株;在初花期和盛花期适时浇水;注意防治早衰,适时追施盖顶肥;并在蕾期、初花期、花铃期各进行一次化控。
“石抗39”的适宜种植区域为山西南部中熟棉区,这一区域的棉农们可以放心选择这一新品种,享受它带来的高产和优质。随着“石抗39”的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山西南部的棉花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