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春麦新选择——辽春37,高产抗病的农业新希望

2025-07-07 05:17:51 发布

辽宁春麦区的农民朋友们,是时候关注一下新品种“辽春37”了。这款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小麦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了春麦种植的新选择。

“辽春37”以其春性特征,生育期仅为84天,意味着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成熟,为农民节省时间。株高81厘米,穗型纺锤,壳色洁白,长芒,粒色红艳,粒质坚硬,这些特征不仅使得“辽春37”外观上吸引人,更保证了其优良的品质。每穗平均粒数达到32.1个,穗粒重1.35克,千粒重高达38.48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其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辽春37”同样表现出色。经过2019年和2020年两年的抗病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对叶锈病有中等抗性,对白粉病具有中抗性,而对杆锈病则表现出高抗性,这使得“辽春37”在面对多种病害时能够保持健康生长。

品质检测方面,“辽春37”的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5.87%,湿面筋含量为34.8%,吸水量为58.9mL/100g,稳定时间为3.5分钟。这些指标显示了其良好的加工性能,最大拉伸阻力为240Rm.E.U,能量为57cm²,属于中筋品种,适合多种面食加工。

产量表现上,“辽春37”在2019至2020年的辽宁省春小麦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342.7公斤,比对照品种辽春18号增产7.7%;在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12.4公斤,比对照增产5.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辽春37”的高产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3月10日至3月25日播种,亩保苗数43至45万株,行距15厘米,播幅5至8厘米,播种深度3至4厘米,亩施基肥3000至5000公斤,种肥20公斤,苗期追施尿素20公斤,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在小麦蜡熟末期及时收获,以确保最佳产量。

综上所述,“辽春37”以其高产、抗病和优良的品质,通过了辽宁省的品种审定,适宜在辽宁省春麦区种植。对于追求高效和质量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