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甜35号:广东农业新希望,甜玉米的丰收秘诀

2025-08-26 05:13:55 发布

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出了一种新型甜玉米品种——粤甜35号。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粤甜35号的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200006,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骄傲。

粤甜35号是一种甜玉米单交种,它的春植生育期为77天,比粤甜16号稍晚1天成熟;秋植生育期为72天,比粤甜16号晚3天。这种玉米株高可达215至227厘米,穗位高70至73厘米,穗长20.3至21.4厘米,穗粗5.2厘米,秃顶长0.4至0.5厘米。单苞鲜重378至385克,单穗净重304至305克,千粒重326至338克,出籽率65.30%至68.75%,一级果穗率高达85%至91%。籽粒黄白色,果穗筒型,可溶性糖含量高达34.7%至35.3%,果皮厚度仅为65.52至67.47微米,专家品尝评分达到88.4至88.5分,显示了其卓越的品质和口感。

在抗病性方面,粤甜35号表现出色,接种鉴定显示其抗小斑病,感纹枯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产量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8年春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1192.2公斤,比对照种粤甜16号增产9.20%,2019年秋复试平均亩产鲜苞1172.1公斤,比对照种粤甜16号增产3.31%。2019年秋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苞1047.2公斤,比对照种粤甜16号增产0.59%,比对照种粤甜13号增产7.68%。

栽培技术要点是双行植,亩植3000至3300株,授粉后20至22天左右采收,并注意防治纹枯病。省品审会审定意见指出,粤甜35号生育期比对照种粤甜16号长1至3天,丰产性较好,果皮较薄,适口性优,抗小斑病,感纹枯病,中抗倒伏倒折,适宜广东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粤甜35号不仅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更是广东省农业发展的一大步。它的出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甜玉米。随着粤甜35号的推广种植,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东省的甜玉米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