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优1518:丰产的希望,稻农的福音

2024-08-03 03:38:16

在辽南、南疆及京津地区,一种名为辽优1518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赢得了稻农的青睐。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原名151A/C418,以其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6,正式跻身于国家稻品种的行列。

辽优1518的全生育期为155.2天,比传统的金株1号迟熟2天,却以株高106.2厘米、每穗总粒数143.2粒和84.6%的结实率,展现出其丰产的潜力。其千粒重26.9克,稻瘟病抗性达到3级,这些特性使它在抗病和产量上都具有明显优势。

米质方面,辽优1518的整精米率达到66.9%,垩白米率61%,垩白度16.9%,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虽然米质评价为一般,但其产量的显著提升足以弥补这一点。

在实际产量表现上,辽优1518在2001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高达695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3.1%;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86.7公斤,增产9.2%;两年平均下来,每亩产量达到690.9公斤,增产11.1%。即使在2003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也有592公斤,略高于对照品种。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采用33.3×16.6厘米或大垄双行的栽插规格,每穴插3-4苗。在肥水管理上,需亩施硫铵45公斤,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并采取浅、干、湿交替的水浆管理方式,注意防治稻曲病。

经过严格的审核,辽优1518以其熟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的特点,通过了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它不仅为稻农带来了增产的希望,更为稻作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中南部、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稻区种植的辽优1518,正成为稻农们心中的丰产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