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洋之宝: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奥秘
在浩瀚的海洋中,有一种虾以其卓越的养殖价值和鲜美口感而闻名,它就是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海的南美白对虾(学名:Penaeus vannamei Boone, 1931),以其卓越的养殖产量在全球虾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99年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后,南美白对虾便以其独特的生态特征和养殖优势,成为了水产养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南美白对虾的外形与中国对虾、黑吉对虾相似,成体最大个体可达23厘米,甲壳薄而透明,体色呈现自然的表蓝色,全身无斑纹,步足呈粟色,头胸甲短小,与腹躯之比为1:3,尾节具有中尖沟,但不具缘侧刺。它们自然栖息在泥质海底,水深0-72米,水温25-32°C,盐度28-34‰,pH值8.0±0.3。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而幼虾则偏爱在饵料生物丰富的河口地区觅食生长。
南美白对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对饵料的营养要求相对较低,蛋白质含量在20-25%即可保证其正常生长,远低于日本对虾的55-60%。它们的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半精养条件下90天,正常密度下体长可达12厘米,一年龄即可性成熟,全年皆可繁殖生长。
人工养殖南美白对虾前景广阔。它们属广温广盐性品种,即使在8°C的水温下也能存活,盐度在2‰以上生长良好。从投苗开始60天,南美白对虾即可达到上市规格,个体在80-150尾/公斤。由于它们互相残食现象不严重,体长壳薄,肉质鲜美,换肉率较高,市价也相对较高,比斑节对虾更受欢迎。
养殖技术方面,鱼塘消毒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常规塘需使用漂白粉、石灰进行消毒。培水投量时,首次进水80厘米,使用有机肥(如鸡屎拌适量石灰)每亩10-20公斤培水,肥水沤约需7-10天,方可试水投量。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及管理水平而定,半精养塘每亩1-1.5万尾,精养塘每亩投苗2-5万尾。饲养管理上,要坚持定时投饲料,勤投少喂的原则,根据天气和虾量定饲料投量,确保投饵1.5小时后,空胃率不超过30%。同时,还需管理好水质和增氧工作。
尽管南美白对虾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但并非不会生病。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疾病同样会对虾造成危害。因此,石灰处理水质及营养的要求,以及富氯、维生素处理细菌病,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南美白对虾,不仅是海洋的馈赠,更是水产养殖的瑰宝。它们以其独特的生态特征和养殖优势,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