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的“黑糯66”——紫色魅力,糯香四溢

2025-08-06 05:06:04 发布

探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黑糯66”,一种中熟杂交糯玉米品种,以其独特的紫色魅力和糯香口感,成为重庆地区鲜食糯玉米的新宠。“黑糯66”以其审定编号渝审玉20200037,正式亮相于农业舞台。

在区试中,3333株/亩的密度下,“黑糯66”从出苗至鲜穗采收需要82至136天,平均99.8天,比渝糯7号稍长1.8天。它以半紧凑的株型、239厘米的株高和99厘米的穗位高,展现出其强健的生长力。绿色的叶色和19片成株叶片,搭配黄色的花药和绿色的颖壳、花丝,构成了“黑糯66”独特的外观特征。

“黑糯66”的果穗呈长锥型,穗轴紫色,籽粒紫色且为糯质硬粒型,百粒重达到36.0克。其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9.76%,粗脂肪含量4.75%,粗淀粉含量高达74.44%,直链淀粉占粗淀粉含量的2.35%,完全符合部颁糯玉米(NY/T524-2002)标准。在鲜食品尝鉴定中,“黑糯66”以89.9分的高分,达到了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

产量方面,“黑糯66”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782.6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3.0%,产量变幅在579.1至1084.4千克之间,12个试验点次中有8个增产,4个减产,显示出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春播以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亩植密度保持在3300株左右,以确保“黑糯66”的最佳生长状态。

经过严格的审定,“黑糯66”符合重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为鲜食糯玉米种植。这一紫色的糯玉米新品种,不仅以其营养价值和产量表现赢得了认可,更以其独特的色泽和风味,为重庆地区的餐桌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