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新成果——渝万薯16号,马铃薯产业的新希望
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渝万薯16号”的马铃薯新品种正在成为当地农业的新亮点。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综合性状和高产量表现,为重庆市的马铃薯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渝万薯16号”是一种中晚熟的马铃薯品种,既适合鲜食也可用于淀粉加工。它的生育期约为93.2天,植株高度适中,茎色带有褐色,叶片呈现健康的绿色。花朵白色,且数量众多,薯形为椭圆形,皮色淡黄,肉色乳白,薯皮略有麻点,芽眼较浅。这些特征使得“渝万薯16号”在外观上就颇具吸引力。
在产量方面,“渝万薯16号”同样表现卓越。2019至2020年在重庆市的两年平均鲜薯产量达到了每667平方米2160公斤,比鄂薯5号增产22.37%,这一显著的增产效果无疑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除了高产,渝万薯16号的营养成分也不容小觑。干物质含量高达21.3%,淀粉含量15.6%,维生素C含量14.9mg/100g,蛋白质含量1.23%,还原糖含量0.59%,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渝万薯16号”不仅在口感上优越,更在营养价值上脱颖而出。
在抗病性方面,“渝万薯16号”同样表现出色,室内鉴定结果显示其对晚疫病具有抗性,对PVX病毒病和PVY病毒病也表现出中等抗性,这大大降低了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风险。
栽培“渝万薯16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播种时建议使用小薯整薯播种,若使用切块种薯则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播种时间根据海拔不同有所差异,中低海拔地区建议在12月中旬至1月中旬播种,高海拔地区则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000株,采用起垄栽培方式。施肥方面,底肥推荐使用1500公斤/667平方米的优质腐熟有机肥,以及50公斤/667平方米的马铃薯专用复合肥。田间管理要注重排涝防旱,及时灌水,中耕除草,并适时追肥。病虫害防治上,苗期要特别注意蚜虫,中后期则要关注晚疫病的防治。最后,及时收获是保证“渝万薯16号”品质的关键。
“渝万薯16号”适宜在重庆市马铃薯生产区种植,它的出现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优质的新选择,也为重庆市的马铃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