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银粉1号”:广西粉蕉新品种的丰收秘诀
在广西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银粉1号”的粉蕉新品种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产潜力,吸引着果农和消费者的目光。这款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美泉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粉蕉,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
“银粉1号”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7至20个月,期间会抽新叶46至51片。它的假茎高360至435厘米,中部围径52至60厘米,呈现出黄绿色的外观,带有少量褐色斑点。叶片窄长,抽蕾后倒数三叶的平均叶长为185至215厘米,叶宽47至69厘米,叶柄长49至58厘米,叶鞘覆盖着较多的蜡粉。蕉蕾苞片外层为暗红色,内层为暗红紫色,而穗柄则为黄绿色,有时带有紫红色,无毛。果指微弯,圆形,平均长14.0至17.0厘米,围径13.5至15.0厘米,果柄长3.5至4.0厘米,果指披有大量均匀蜡粉。果穗含有8至12梳,每梳有果14至18个,单果指重110至144克。熟果呈银黄色,果肉白色,口感软滑香甜,可食率高达77.8%。
在产量方面,“银粉1号”同样表现出色。2006年至2010年的试种结果显示,单株产量在14至23公斤之间。2011年,专家在南宁市坛洛镇验收时,平均单株产量达到了16.2公斤,平均亩产高达1578.5公斤。
栽培“银粉1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通畅的平地、坡地或山地进行种植。每亩种植密度为80至100株,行株距规格为2.8至3.0米乘以2.5米。基肥每株用量为10斤农家肥加上1至2斤钙镁磷肥,以及0.5至1斤复合肥。在营养生长期(25至30片大叶期)再施一次大肥,每株用量为10至15斤农家肥、0.5斤复合肥、0.5至1.0斤钾肥,以及0.2斤硫酸镁,每株用量复合肥0.2斤、钾肥0.1斤,每20天施用一次。此外,抽蕾前要撒生石灰2至4次,每次每亩用量约20至30斤。抽穗后每20天可撒施45%复合肥0.2斤/株,淋溶即可,此阶段切忌伤根追肥,有条件的覆盖农膜可防旱护根。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除芽和除病株,保护果实及时收获。
经过严格审核,“银粉1号”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已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粉蕉产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不仅为广西的粉蕉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果农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