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农业的骄傲——绵麦39,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

2024-08-15 03:05:32

在四川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绵麦39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优异的性状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的骄傲。绵麦39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是绵阳96-78与贵农21-1的杂交后代,以其春性、中早熟的特性,全生育期约186天,为农民朋友带来了新的希望。

绵麦39的幼苗半直立,展现出强大的分蘖能力,绿色叶片与叶耳相映成趣,株型松散而不失整齐,株高适中,大约85厘米,茎秆无蜡粉,更易于田间管理。其长方形的麦穗,白色颖壳与长芒,无不透露着健康的生长状态。而椭圆形的白色籽粒,半角质至粉质的质地,千粒重约42克,更是品质的体现。

经过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严格测定,绵麦39的容重达到779克/升,粗蛋白含量14.4%,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36.3毫升,面团稳定时间3.6分钟,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优秀的食用品质。同时,绵麦39在抗病性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感赤霉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更加环保健康。

在产量上,绵麦39同样不让人失望。2002至2003年度的四川省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330.4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3%,而在2003至2004年度续试中,这一数字更是提升至9.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26.7公斤,比对照增产5.7%。2004至2005年度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327.5公斤,增产7.6%,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无不证明了绵麦39的高产潜力。

种植绵麦39,需要遵循一定的栽培要点。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净作亩基本苗12至15万苗,套作亩基本苗10至12万苗。施肥要点为亩施纯氮12公斤,磷肥7公斤,钾肥8公斤,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田间管理上,要注意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最后,成熟后的及时收获,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绵麦39适宜在四川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地区种植,它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四川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绵麦39,不仅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成果,更是四川农业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