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豆49:长江流域夏大豆的新希望
周豆49,一个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大豆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在长江流域夏大豆种植中崭露头角。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31053,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的骄傲之作,源自周豆23与菏豆20的优良基因结合。
周豆49以其高油型特性,成为长江流域夏大豆种植的新选择。它的生育期平均为101天,比中豆41晚熟2天,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使得植株更加健壮。株高67.2厘米,主茎13.2节,有效分枝2.5个,底荚高度12.7厘米,这些特征使得周豆49在田间管理上更为高效。单株有效荚数达到48.5个,单株粒数88.0粒,单株粒重17.2克,百粒重21.3克,这些数据表明了周豆49的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周豆49同样表现出色,它能够抵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这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此外,它的籽粒粗蛋白含量高达41.55%,粗脂肪含量为22.07%,这些营养成分的高含量使得周豆49成为食品和工业加工的优质原料。
产量表现上,周豆49在2020至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99.4千克,比对照中豆41增产5.0%。202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07.7千克,比对照中豆41增产6.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周豆49的高产优势。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周豆49适宜在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种植密度为1.33万株/亩,行距50厘米,株距10厘米。对于地力中等以下地块,建议施入20—30千克/亩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作为基肥。在整个生育期,需要做好除草、治虫、防病和田间喷灌排涝等田间管理。初花期长势旺盛时可适当进行控旺,花荚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经过严格的审定,周豆49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河南省南部,湖北省,江苏和安徽两省沿江地区,以及重庆市南部地区夏播种植。周豆49以其高产、抗病、高油型的特性,为长江流域的夏大豆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