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糯1号——公主岭的农业瑰宝,增产增收的希望之种

2024-08-20 05:05:44

在吉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绿糯1号”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心中的明星。由公主岭市绿育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自2002年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绿糯1号”的种子呈浅黄色,楔型,每百粒重达28克,保证了种子的饱满和生命力。植株生长旺盛,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株高达到279厘米,穗位130厘米,全株叶片21片,花药和花丝的颜色分别为黄色和粉红色,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其果穗长筒形,穗长20-22厘米,穗行数20-22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高达189.6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每百粒重35.6克,粗淀粉含量高达69.09%,且全部为支链淀粉,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营养价值,也为食品加工提供了优质原料。

在抗逆性方面,“绿糯1号”同样表现出色,中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对弯孢菌叶斑病有感,中抗玉米螟,这些特性使得它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的产量。

作为中晚熟品种,绿糯1号的生长周期为125-127天,需要≥10℃的积温2700℃。在产量上,2005年和2006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平均公顷产量分别达到8210.9公斤和9364.0公斤,比对照品种春糯5号增产15.3%和24.3%,两年平均增产19.8%。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更是达到了10767.6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180增产3.3%。

栽培绿糯1号,需要在4月中下旬播种,公顷保苗4.5万株,施足底肥,种肥施用磷酸二铵200-300公斤/公顷,追肥尿素400公斤/公顷。制种技术要求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5,公顷保苗6.0万株。

绿糯1号,这一适应于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的品种,不仅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赢得了农民的青睐,更以其稳定的产量和良好的适应性,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