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科学院的早熟梨杰作——“早生新水”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对新鲜水果的需求日益增长。今天,让我们聚焦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梨中珍品——“早生新水”。这个品种以其早熟的特性和卓越的品质,成为了梨果市场上的新宠。
“早生新水”梨,登记编号GPD梨(2017)310001,属于砂梨系列,专为鲜食而培育的早熟品种。它的花期在春意盎然的3月底至4月上旬,而采收期则在7月中旬至7月底,为炎炎夏日带来一抹清新。果实扁圆形,外皮浅黄褐色,重量在150克至210克之间,最重可达400克以上。它的果心小而果肉洁白,质地细嫩且脆,汁液丰富,石细胞含量低,不易褐变,保证了食用时的新鲜口感。
在营养成分上,“早生新水”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至13%之间,最高可达14%以上,可滴定酸含量仅为0.09%,去皮后的平均硬度在17至27N/厘米²,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出色的食用品质。此外,它还具有较强的抗黑斑病能力,但在轮纹病面前稍显脆弱。
在产量上,“早生新水”梨同样表现出色。第一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000.6千克,比对照品种新水增产24.9%;第二生长周期亩产1250.2千克,增产24.6%。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栽培“早生新水”梨时,可以选择长寿、金廿世纪、幸水、菊水等品种作为授粉树。种植时,种植株行距建议为2米×4米或3米×4米,封行后进行疏移。对于幼树,通过短截促分枝,长放拉枝缓和长势,促进成花,提高早期产量。由于短果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差,推荐采用腋花芽结果,并及时培养与更新结果枝,结合拉枝,培养腋花芽,以达到丰产稳产的目标。
适宜种植区域为上海地区,苗木定植时间为12月初至翌年3月初。需要注意的是,“早生新水”梨不耐贮藏,更适合鲜食,因此在收获后应尽快食用以保持最佳风味。
“早生新水”梨,不仅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科研结晶,也是梨果爱好者的福音。它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为夏日的餐桌增添了一份清新与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