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岭南风味:黄秋葵,保健蔬菜的新宠
在岭南地区,有一种蔬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脱颖而出,它就是被誉为“岭南特色保健型蔬菜品种”的黄秋葵。黄秋葵,也被称作秋葵、羊角豆或咖啡黄葵,以其嫩果为食,散发着迷人的香气,成为了餐桌上的新宠。
黄秋葵的植株高大直立,茎部呈圆柱形,高约1米,叶片宽大,掌状互生,叶柄较长,分裂成3至5片,表面覆盖着硬毛。花朵盛开在主枝叶腋间,五瓣花冠呈黄色,基部带有暗红色,不仅食用价值高,观赏性也不容小觑。成熟的蒴果羊角状,长度可达10至20厘米,粗如手指,褐色,每荚含有47至180粒种子,种子千粒重62克,亩产可达1500至2000公斤。
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 整地施肥:晚造收获后,及时深耕土地,晒垄8至10天,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深翻耙平后做畦。
2. 播种育苗:直播时,种子需浸泡约3天,待半数种子“露白”后播种。穴播,穴深3厘米,播前各穴浇足水,每穴播5至6粒种子,覆土厚2厘米。育苗则在3月上旬于温室或阳畦中进行,做10厘米高苗床,每立方米床土加入100克多菌灵消毒,浇透水,覆盖薄膜提高地温,次日播种。
3. 定植:露地栽培一般采用宽、窄行畦型,宽行70厘米,窄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畦高15至20厘米。定植时先挖穴,按穴摆放幼苗,浇水,再填土。
4. 田间管理:包括间苗、中耕、除草和培土,以及水肥管理。黄秋葵需适时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量补充磷、钾肥。植株调整也是关键,通过扭叶法和摘除老叶等方法,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5. 采收:黄秋葵从播种到开始采收需60天左右,采收期长达60至70天。鲜果采收期十分严格,一般开花后4至7天、果荚长8至10厘米、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时采收。
黄秋葵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蔬菜,更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嫩果的食用价值和植株的观赏性,使其成为岭南地区不可或缺的特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