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新贵“户昌1号”:云南高原的农业瑰宝

2025-09-09 05:18:43 发布

在云南高原的稻米种植历史中,一种名为“户昌1号”的红米新品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个品种是由陇川县户撒乡福睿精米厂携手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它不仅继承了传统红米的优良特性,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

“户昌1号”以其独特的外观和营养价值脱颖而出。株高约101.8厘米,株型紧凑,平均每亩有效穗数达到22.8万穗,成穗率高达75.8%。全生育期平均180天,比对照相长3天,落粒适中,保证了稻谷的完整性。穗长21.1厘米,穗总粒数187粒,实粒数134粒,结实率70.9%,千粒重19.0克。经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检测,其出糙率81.9%,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8.0%,粒长5.3毫米,粒型长/宽比2.7,垩白粒率33%,垩白度12.6%,直链淀粉14.8%,胶稠度70毫米,碱消值7.0级,透明度2级,水份13.9%。

在抗病性方面,“户昌1号”同样表现出色。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2018年的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稻瘟病穗瘟损失率仅为1.0,综合抗性指数1.25,具有抗稻瘟病、抗纹枯病、高抗白叶枯病和抗稻曲病的特性。

产量表现上,“户昌1号”在云南农业大学2017-2018年组织的加工型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573.6千克,比对照红阳3号增产21.7%,增产点次率高达9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6千克,比对照红阳3号增产20.9%,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购买高纯度种子,培育带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规范栽培,亩插1.5~1.8万丛,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及适时收获。

经过严格的审定,“户昌1号”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并已获得通过。它被推荐在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籼稻区域作为特种稻品种种植。这不仅是对传统稻作的一次创新,也是对云南高原农业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