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610:北方春大豆的早熟新希望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一种名为“中黄610”的大豆新品种正在北方春大豆种植区引起关注。这个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培育,经过严格的国家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31007,标志着其正式成为北方春大豆种植的新选择。
中黄610以其极早熟的特性脱颖而出,平均生育期仅为117天,相较于对照品种黑河45稍晚2天。这种株型收敛的大豆,具有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约78.5厘米,主茎节数为14.4节,有效分枝少,底荚高度16厘米,单株有效荚数达到23.4个,单株粒数53.4粒,单株粒重10.9克,百粒重20.8克。叶片呈披针形,花朵为白色,覆盖着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且微光,种脐也是黄色。
在抗病性方面,中黄610展现出了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和3号株系的能力,同时也中抗灰斑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此外,其籽粒的营养成分也相当可观,粗蛋白含量高达39.53%,粗脂肪含量为19.02%,这对于追求高蛋白、高脂肪作物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产量表现上,中黄610在2020至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64.0千克,比对照黑河45增产6.0%。202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187.1千克,同样比对照增产6.0%,显示出其卓越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建议在5月上、中旬进行。根据不同肥力的地块,种植密度也有所不同,高肥力地块建议保苗2.0万株/亩,中等肥力地块2.1万株/亩,低肥力地块2.2万株/亩。同时,需要注意种植密度不宜过大,并注意防治大豆蚜虫和食心虫,成熟时及时收获。
经过审定,中黄610被认为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尾山农场除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南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中北部和扎兰屯市西北部地区春播种植。中黄610的问世,不仅为北方春大豆种植区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也为提高产量和作物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