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邯玉218”: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新选择
在广袤的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者们迎来了一个新伙伴——“邯玉218”。这个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附属试验场精心培育的玉米品种,以其出色的早熟特性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
“邯玉218”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53007,它源自H1205和H37的杂交,展现出了优异的生长特性。在黄淮海夏玉米组,从出苗到成熟仅需102天,比传统的郑单958早熟0.4天。幼苗的叶鞘呈现紫色,花丝和花药均为浅紫色,颖壳则是绿色。成熟的植株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98厘米,穗位高125厘米,叶片总数为20片。
这个品种的果穗呈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在14至20行之间,穗轴为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达到35克。经过专业鉴定,“邯玉218”对茎腐病和弯孢叶斑病具有抗性,中抗穗腐病,但对小斑病和南方锈病敏感,对瘤黑粉病高感。在营养成分上,籽粒容重为762克/升,粗淀粉含量为71.98%,粗蛋白含量为11.60%,粗脂肪含量为4.10%,赖氨酸含量为0.28%。
在产量表现上,“邯玉218”同样令人瞩目。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601千克,比对照增产5.2%;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699千克,比对照增产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0千克,比对照增产6.8%;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6千克,比对照增产5.9%。
种植“邯玉218”时,适宜的播种期为6月上中旬,密度约为5000株/亩,并需注意防治小斑病和瘤黑粉病。经过国家玉米品种审定,该品种符合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
“邯玉218”以其早熟、高产和抗病的特性,为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是农民朋友值得信赖的高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