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麦49:四川农业的骄傲,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2024-08-23 06:12:43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川麦49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四川地区小麦种植的新星。这款春性小麦品种,以其全生育期186天的快速生长和强大的分蘖力,展现出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力。

川麦49的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耳绿色,旗叶较长宽,株型紧凑,株高约90厘米,这不仅有助于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也便于田间管理。它的穗形为长方形,长芒、颖壳白色,护颖无茸毛,籽粒白色,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千粒重约42克,这些特征使得川麦49在品质上也具有明显优势。

2005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对川麦49进行了品质测定,结果显示其容重高达785.5升/升,粗蛋白含量13.07%,湿面筋含量26.6%,沉降值29.7毫升,面团稳定时间3.6分钟,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川麦49在食品加工中的高适用性。

在产量表现上,川麦49同样不让人失望。2003-2004年度四川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亩产达到321.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5%;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5.4公斤,增产2.8%;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更是达到375.9公斤,增产11.9%,增产点占试点80%,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川麦49的高产特性。

然而,川麦49并非完美无缺,它高抗条锈病,但对白粉病和赤霉病较为敏感。因此,栽培时需注意田间管理,特别是防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川麦49的栽培要点包括适期播种,霜降至立冬期间进行,净作亩基本苗12-15万,套作亩基本苗12万。施肥方面,亩施纯氮约10公斤,磷肥(P2O5)7公斤,钾肥(K2O)7公斤,重施底肥(70%),早施追肥(30%)。

适宜种植地区为四川平坝、丘陵和低山区,川麦49的推广将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随着川麦49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它有望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小麦种植的优选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