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异育银鲫的暴发性出血病?

2024-06-26 09:27:42

近年来,在人工养殖异育银鲫的过程中,一种名为嗜水气单胞菌的病原体引发的暴发性出血病成为了养殖业的一大威胁。这种病状的典型表现包括病鱼活力下降、摄食减少,以及身体多处出现充血和内出血的迹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器官肿大和贫血。

该病症主要影响一岁以上的鱼体,尤其在每年的4月至10月间高发,特别是在6月至9月期间。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如专业游钓池塘,疾病传播迅速,死亡率极高,可达8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种质退化的养殖群体感染率远高于原种个体。此外,水质和底质环境的恶化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防治这一疾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消灭潜在的病原体并改善养殖环境。其次,选择高质量的鱼种,优先考虑使用原种亲本的子一代鱼种。在疾病高发季节,每10至15天全池泼洒适量的生石灰水或二氯海因,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若疾病已经爆发,应立即全池泼洒强氯精,并在3天后更换新水。同时,配合体外药物消毒和内服药物,如鱼血散或鱼康达等,按1%-2%的剂量添加,视病情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5天。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暴发性出血病对养殖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