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的新突破:中2016×日2016蚕种的革命性优势
在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中2016×日2016蚕种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了蚕桑科研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这一品种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联合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凝聚了曹锦如、叶爱红、周文林、孟智启、何锐敏等育种专家的心血与智慧。
中2016×日2016蚕种以其全龄人工饲料育的特性,彻底改变了传统桑叶育蚕的方式。实验室试验显示,该品种的24小时疏毛率高达99.07%,相较于对照种(菁松×皓月)提升了9.07%。在各龄眠重相近的情况下,1-4龄就眠率分别提高了26.27%、89.84%、42.94%、19.94%。全茧量、茧层率、盒种产量分别提升了1.63%、2.84%、5.24%,一茧丝长和解舒丝长也有所增加,干茧出丝率和洁净度也得到了提升。
生产中试阶段,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饲养的盒种产量达到了39.50kg,比对照种提高了8.56%。上车茧率和茧丝纤度与对照种相仿,而洁净度更是达到了96.33分。自2016年至2018年在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中试,2019年进入大规模产业化,至2020年底,累计生产应用了18.88万盒蚕种。
中2016×日2016蚕种的特征特性十分突出,春期正交克卵粒数约1750粒,反交克卵粒数约1800粒。催青经过10天,全龄经过24-25天,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发育快,眠起齐,体质强健。壮蚕体色青白,斑纹一致,蚕体粗壮。老熟齐涌,营茧快,茧层较厚,茧色洁白,长椭圆形,茧型大,大小整齐。缩皱中等,茧丝长长,解舒好,净度优,纤度细。
该品种的优点在于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发育整齐、产量高、丝质优,但全龄人工饲料育茧层率略低于桑叶育。饲养时需注意,按照二化性蚕品种标准催青,蚕卵在催青前需用3-4%的福尔马林溶液卵面消毒,全龄人工饲料育在高密度的无菌环境中饲养,注意温度、湿度、气流的精准控制,饲育温度较常规桑叶育偏高1-2℃。
综上所述,中2016×日2016蚕种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经济效益,成为了蚕桑产业的新宠。它不仅提高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还为大规模工厂化养蚕生产提供了可能,是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