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夏日风情:大花型天竺葵‘珊瑚’、‘冰洞’、‘景象’种植指南

2025-08-25 05:49:21 发布

随着夏日的临近,大花型天竺葵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园艺爱好者的新宠。这些被称为‘珊瑚’、‘冰洞’、‘景象’的天竺葵,以其30至40cm的适中株高和圆整的大型花球,成为景观设计中的亮点。它们不仅病虫害少,而且易于管理,是欧洲花卉选拔赛的获奖品种。

生长习性

这些天竺葵偏爱冷凉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在5°C至25°C之间。在夏季高温时,它们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而在冬季,即使在寒冷地区,稍作保护也能安全越冬。它们喜光照充足,耐干燥,忌水湿,需要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栽培基质。

播种方法

冬末至早春是播种的最佳时期,这样整个夏季都能欣赏到它们的花朵。播种时,种子需要避光,覆盖3至5mm厚的基质或2至4mm厚的粗粒蛭石。使用128孔穴盘,以进口草炭为基质,加入10%的大粒珍珠岩,保持基质中等湿润,5至10天即可出芽。

育苗管理

育苗周期为5至6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播种到胚根出现,需要3至5天,基质保持中等湿润。第二阶段从胚根出现到子叶伸展,需要5至10天,每周施肥一次。第三阶段从一片真叶出现到达到移栽标准,需要14至21天。第四阶段为准备移植或储运,需要7天。整个育苗期,基质温度不低于18°C。

pH值与水分

水的pH值应调整到微酸性,5.5至6.5为佳,基质pH值控制在6.2至6.5。保持基质中等湿润状态,并在两次浇水之间保持基质干燥,同时保持较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病虫害防治

子叶长出后,每周用1000倍液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喷施,连续2至3次,预防猝倒病。

苗期管理

上盆基质采用草炭与园土1∶1混合,加入有机肥效果更佳。定植后立即浇施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定根,预防根腐病。保持全日照状态,利用天竺葵开花需要积累一定光照的特点,通过调整光照来调节花期。

温度与水分

天竺葵喜凉爽环境,生长适温为5°C至25°C。生长过程中保持基质中等湿润状态,避免过多水分导致根腐病及灰霉病,也不宜过于干燥。

施肥

定植后7天即可施N∶P∶K为15∶20∶20的复合肥600倍液,每7至10天一次。生长过程中应用含钾、硝酸钙及磷为主的肥料。

病害防治

灰霉病、褐班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病害,注意通风透光,控制湿度,及时使用相应药剂防治。

通过遵循这些简单的种植技术,您的大花型天竺葵将在整个夏季绽放出迷人的色彩,为您的花园增添一份独特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