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七:热带草本的药用瑰宝

2025-07-13 05:51:22 发布

探索海南的热带风情,一种名为“海南三七”的神奇植物悄然绽放。别称玉华姜,台湾地区则亲切地称之为圆唇番禺。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独特的根茎和块茎,在自然界中独树一帜。

海南三七的叶片形态多样,椭圆形、长方形、圆形,长17至27厘米,宽7.5至9.5厘米,叶面浅绿色,中脉两侧深绿色,叶背紫色,叶柄短而有凹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春天,它的穗状花序直接从根茎发出,4至6朵花在紫褐色苞片中绽放,花冠筒与萼片等长,白色条带状,开花时扁平,侧生退化雄蕊披针形,白色直立,唇蓝紫色,近圆形,中部以下深2裂,美丽而芳香。

海南三七不仅以其花朵的美丽和芬芳吸引人们的目光,更以其药用价值而闻名。它的根茎粗大,根粗,先开花后长叶,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外伤和胃痛的治疗。口服时,可以煎煮成汤剂,用量3-6克,或制成丸剂和粉末。外用时,适量研磨后捣固或搅拌。

海南三七的生长环境要求高温、潮湿和充足的阳光,适宜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和松散的砂壤土中生长,适宜温度为20至28℃。它可以田间或盆栽栽培,栽培期间应施用足够的基肥,春季至秋季施肥2至3次,冬季停止施肥。夏秋季节采收,去茎去叶后洗净,可新鲜使用或切片干燥。

海南三七产于中国广东南部、海南、广西和台湾,国外则从南亚分布到东南亚。它的化学成分含有淀粉和环氧化物,这些成分赋予了它独特的药用特性。

海南三七,不仅是海南自然风光中的一抹亮色,更是传统中药中的珍贵药材,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性,成为了热带草本植物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