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127:春日里的茶园新星
在春意盎然的江南茶区,杭州的茶园里,一颗璀璨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中茶127。这不仅是一个品种名称,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种团队智慧的结晶。马春雷、陈亮、姚明哲、金基强、马建强、陈杰丹等专家,从鸠坑群体种中精心培育出这一茶树新品种。
中茶127以其灌木型、小叶类、早芽种的特性,展现出独特的生长魅力。树姿半开张,叶片窄椭圆形,叶色中绿,叶片先端钝,这些特征不仅赋予了它优雅的外观,更预示着其内在的品质。3月中旬的开采期,3月下旬的1芽2叶盛期,都昭示着它早熟的特质。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茶127的内在品质。茶多酚含量高达18.6%,氨基酸含量4.5%,咖啡碱含量3.2%,水浸出物含量46.8%,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其作为绿茶的卓越潜质,更在口感上赋予了它甘醇、鲜爽的特点。外形细紧显毫、嫩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滋味甘醇,叶底细嫩显芽,绿明亮,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
中茶127不仅在品质上表现卓越,更以其抗病虫性、抗寒性、抗旱性的强大适应力,成为茶农的优选。在第1生长周期亩产133千克,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29%;第2生长周期亩产133千克,增产55%的优异表现下,它的高产特性同样令人瞩目。
栽培中茶127,需要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适宜行距150厘米,穴距33厘米,单行双株种植,亩栽茶苗约3000株。春季施尿素10~20千克,秋季施基肥300~400千克,这些栽培技术要点,保证了中茶127的健康成长。
在适宜的江南茶区,尤其是杭州,春、秋季雨水充沛时,是中茶127的最佳种植季节。当然,茶农们在享受中茶127带来的丰收喜悦时,也需注意防治茶炭疽病、小绿叶蝉,确保茶园的生态平衡。
中茶127,一个在春天里孕育希望,在茶园中绽放光彩的品种,正以其全面的优势,引领着中国茶叶产业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