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晚籼稻的宝藏——晚籼紫宝,湖南水稻研究的骄傲
在湖南的稻田里,有一种特别的水稻品种,它不仅以其独特的紫色谷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更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成为了水稻研究的新宠。这就是“晚籼紫宝”,一个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水稻品种。
晚籼紫宝是一种常规中熟偏迟的紫色晚糯稻,它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16天,植株高度适中,剑叶直立,成熟时谷壳由紫褐色转变为黄褐色,糙米呈现出紫黑色,籽粒饱满,给人以丰收的期待。每亩有效穗数可达20.7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13.5粒,结实率高达89.2%,千粒重为25.5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晚籼紫宝的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晚籼紫宝也表现出了不俗的能力。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等级分别为4.8级和7.0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4.8级,白叶枯病为7级,稻曲病为1级,显示出中等的耐低温能力。这些特性使得晚籼紫宝在面对常见的水稻病害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米质方面,晚籼紫宝的糙米率为74.5%,精米率为63.5%,整精米率为57.2%,粒长6.5毫米,长宽比为3.4,碱消值为3.0级,胶稠度为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5%。这些指标表明,晚籼紫宝的米质优良,适合加工和食用。
产量表现上,晚籼紫宝在2012年和2013年的省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554.19公斤和450.69公斤,虽然比对照天优华占有所减产,但两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502.44公斤,仍然显示出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晚籼紫宝适宜在湖南作为双季晚稻种植,播种时间为6月17日至22日。秧田每亩播种量为15至20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为3公斤。种植密度为20厘米×20厘米,每蔸插3至4粒谷秧。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灌溉方面,前期浅水,中期轻搁,后期干干湿湿,切忌后期断水过早。
审定意见指出,晚籼紫宝已通过审定,仅限于选育单位与公司签订合同,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进行订单生产。这不仅为湖南的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晚籼紫宝,不仅是紫色的晚籼稻,更是湖南水稻研究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