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稻62号:吉林农业科技的结晶,中晚熟稻种的新选择》
在吉林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九稻62号”的水稻品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这个品种是1998年通过桦农1号与九稻16号的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的系谱法筛选而成,原代号九03C2。
九稻62号以其紧凑的株型和强大的分蘖力,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它的平均株高为103厘米,叶色鲜绿,能够活秆成熟,保证了植株的健康和产量。穗部为散穗型,平均穗粒数达到106粒,结实率高达88.9%,这意味着每一穗都能带来丰富的收获。
在品质上,九稻62号同样不遑多让。它的籽粒呈椭圆形,短芒,颖及颖壳呈黄色,千粒重为26.0克。经过严格的品质分析,它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指标均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的品质规定要求,保证了稻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抗逆性是九稻62号的另一大亮点。在人工接种鉴定中,它对苗瘟表现出中感,而在叶瘟和穗瘟的自然诱发鉴定中,它展现出了抗性和感性。这表明九稻62号在面对病虫害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作为中晚熟品种,九稻62号的生育期为139天,需要≥10℃的积温2800℃以上。在产量上,它在2004年至2006年的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均比对照品种通35有所增产,尤其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0.8%,显示出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九稻62号并不复杂。播种和插秧的最佳时期分别是4月上中旬和5月中下旬。栽培密度建议为行株距30×20厘米。施肥方面,每公顷施总纯氮量约150公斤,总纯钾量和总纯磷量各约75公斤。磷肥一次性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则按底肥、蘖肥、补肥、穗肥的比例施入。
田间管理上,以浅水灌溉为主,7月上、中旬要注意防治二化螟,并及时防治稻瘟病,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九稻62号适应于吉林省通化地区以外≥10℃积温2800℃以上的中晚熟区,是这些地区农民朋友的理想选择。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水稻品种,也为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