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郑糯166:黄淮海地区的糯玉米新选择

2025-07-09 05:39:36 发布

在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一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一种名为郑糯166的新品种,以其出色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郑糯166,这个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糯玉米品种,以其国审玉20251008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郑糯166的生育期较短,仅需71.6天即可从出苗到鲜穗采收,比苏玉糯2号早熟0.3天。它的幼苗叶鞘呈绿色,花丝、花药和颖壳同样保持着绿色,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株型半紧凑,株高达到247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为18片,这样的株型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形成。

果穗呈长筒型,穗长20.3厘米,穗行数在12至18行之间,穗轴白色,籽粒白色且糯质,鲜百粒重高达38.9克。在品质鉴定中,郑糯166的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得分高达87.5分,这不仅意味着它的口感和风味上乘,也预示着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产量方面,郑糯166同样表现不俗。在2022年和2023年的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鲜果穗)分别为794千克和908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0.2%和11.7%。两年区域试验的平均亩产(鲜果穗)为851千克,比对照增产11.0%,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栽培技术方面,郑糯166适宜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播种,密度控制在3500株/亩左右。为了确保品质,需要与其他玉米品种保持300米以上的空间隔离,花期时间隔离不少于20天,以防止花粉污染。同时,还需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瘤黑粉病,以保护植株健康。

经过严格的审定,郑糯166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关中灌区、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郑糯166,不仅是黄淮海地区农民的新选择,更是他们丰收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