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新希望——冈棉11号,棉花种植的新选择
在长江流域的棉区,一种名为“冈棉11号”的新品种棉花正在引起农民们的广泛关注。这个由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棉花品种,以其独特的抗虫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棉花种植的新宠。
冈棉11号,国审棉编号20220042,是一个转基因早熟常规棉花品种。它源自冈早棉0379和冈0804-1的杂交,拥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为农基安证字(2022)第024号,这标志着其在安全性上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冈棉11号的主要目标性状是抗棉铃虫,这对于减少农药使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田间,冈棉11号展现出了卓越的生长特性。它的株型松散,株高约90.4厘米,拥有Ⅲ式果枝和适中的茎秆茸毛。叶片和叶色均为中等,而棉铃则呈卵圆形。这个品种的结铃性非常好,单株结铃数可达12.6个,单铃重4.9克,衣分高达41.9%,子指为10.6克。它的生长周期为100天,出苗好,前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吐絮畅,霜前花率高达95.5%。此外,冈棉11号还具有较好的抗病性,耐枯萎病和黄萎病,这使得它在长江流域的棉区更具竞争力。
在产量方面,冈棉11号同样表现不俗。2019-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子棉、皮棉、霜前皮棉的亩产分别为209.5千克、87.7千克和84.2千克,比对照品种中棉所50增产7.5%、16.3%和16.4%。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些数字进一步提升至218.0千克、91.2千克和89.1千克,分别增产7.0%、13.3%和13.4%。
冈棉1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科学施肥、合理化控和加强田间管理。播种期建议在5月中下旬,不迟于6月5日,种植密度为4000-5000株/亩。施肥方面,初花期结合治虫喷施叶面硼肥,一次性施肥,中后期不追肥,打顶后结合治虫喷施叶面肥。化控方面,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缩节胺总量控制在10克以内。田间管理则包括适时中耕、起垄培土、及时打顶、抹赘芽、遇高温干旱及时灌水抗旱以及全生育期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综上所述,冈棉11号以其抗虫、抗病和高产的特性,成为了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的理想选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枯萎病、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冈棉11号。这个品种的审定意见表明,它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已经通过审定,为棉花种植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高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