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凉桑2号:四川蚕业的绿色瑰宝
2025-07-24 05:16:09 发布
在四川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川凉桑2号的桑树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了蚕业领域的新宠。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培育,川凉桑2号源自地方品种德果2号的优良单株,以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高产量表现,为当地蚕桑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川凉桑2号的树型开展,枝条直立,单株发条数可达12条,展现出其强大的生长潜力。其叶片长心脏形,翠绿色且光泽强,叶面光滑,无裂叶,叶片稍下垂,叶柄长度适中,为蚕的饲养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春季每米条叶产量高达98.9克,秋季更是达到145.6克,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显示了其出色的产量表现。
在品质上,川凉桑2号同样表现出色。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9%,总糖含量9.8克/100克,总酸含量0.65%,维生素C含量13.2毫克/100克,17种氨基酸总量达到1.40%,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对蚕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也为桑椹的食用价值增添了亮点。
抗性方面,川凉桑2号在嘉陵、翠屏两个区试点的桑椹菌核病发病率较低,德昌区试点甚至未发病,这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在2018年至2019年的多点试验中,桑果年平均产量达到2419.7公斤/亩,桑叶年平均产量2139.9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1.78%,进一步证明了其高产的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的栽植密度、树型养成和肥培管理。川凉桑2号适宜在我省平坝、丘陵、山区土层深厚、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每年10月份到翌年3月份为最佳种植期。
需要注意的是,川凉桑2号发芽较早,丘陵山区易受到早春冻害影响产量,因此冬季轻剪病弱枝,不宜剪梢,以防范可能的风险。
川凉桑2号,不仅是蚕业的绿色瑰宝,也是四川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为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