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双孢蘑菇高产秘诀:稻田栽培技术全解析
2025-08-23 05:46:56 发布
在食用菌的世界里,双孢蘑菇以其广泛的栽培面积和高产量脱颖而出,成为众多种植户的首选。崇州市,作为我省著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大田蘑菇种植面积高达1.29万亩,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崇州市农村发展局农技中心副主任刘福怀和农艺师余凤清,为我们揭开稻田露地栽培双孢蘑菇高产的神秘面纱。
双孢蘑菇,也被称作白蘑菇、蘑菇、洋蘑菇,以其白色品系的经济价值最高而闻名。这种草腐性真菌,以其典型的子实体外观形态和以麦秸、稻草为主的培养基料,对环境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养份是双孢蘑菇生长的基础。按照技术要求堆制培养料,并在生长期适当追肥,就能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温度对双孢蘑菇的生长至关重要,菌丝体在5-32°C的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25°C,而子实体则在4-32°C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0-18°C。
水分管理同样关键,培养料的最佳含水量为60-65%,泥土含水量则应保持在20-23%,即捏得扁而不沾手的状态。在出菇期,湿度需要控制在85-95%,以保证蘑菇的健康成长。
酸碱度对双孢蘑菇的生长也有影响,菌丝体在pH值6-8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而pH值6.8-7.2的中性环境最为理想。子实体形成的最佳pH值则是6.7-6.9。
最后,光线对双孢蘑菇的影响不容忽视。蘑菇适宜在无光或弱散射光的条件下生长,强光和直射阳光是其生长的大忌。
崇州市的农技专家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环境的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精心调控养份、温度、水分、酸碱度和光线等条件,崇州市的双孢蘑菇种植户们正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为其他地区的双孢蘑菇栽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