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豆48:长江流域春大豆新希望,高产高油新品种
在长江流域的春日里,有一种大豆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农民的新宠。这就是“中豆48”,一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武汉中油科技新产业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高油型大豆品种。育种团队由周新安、杨中路、邱德珍和陈海峰组成,他们将浙3641和Q1338两个品种的优势结合,培育出了这一新品种。
“中豆48”以其93天的生育期,比传统的天隆一号早熟2天,显示出其生长速度的优势。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使得植株更加健壮。株高54.7厘米,主茎11.2节,有效分枝2.1个,底荚高度11.1厘米,这些特征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单株有效荚数达到32.7个,单株粒数70.8粒,单株粒重13.4克,百粒重19.7克,这些数字背后是“中豆48”的高产潜力。
叶片椭圆形,花朵洁白,覆盖着灰毛,而籽粒则是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淡褐色,这些都是“中豆48”的显著特征。在抗病性方面,它对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以及炭疽病都表现出中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中豆48”的籽粒粗蛋白含量高达40.64%,粗脂肪含量为21.93%,这不仅意味着它是一种高蛋白、高油的大豆品种,也意味着它在食品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在产量表现上,“中豆48”同样令人瞩目。2020至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01.8千克,比对照天隆一号增产9.4%。202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192.0千克,比对照天隆一号增产8.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豆48”的高产性能。
栽培“中豆48”时,需要注意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植密度也需根据肥力不同而有所调整,高肥力地块1.4万株,中等肥力地块1.6万株,低肥力地块1.8万株。此外,施足底肥,及时防治病虫害,以及成熟后及时收获,都是保证“中豆48”高产的关键。
经过国家审定,“中豆48”符合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湖南省中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沿江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中低山地区春播种植。这一新品种的问世,无疑为长江流域的大豆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