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高产油菜新品种——合油杂455
2025-08-18 05:13:14 发布
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合油杂455的油菜新品种应运而生,为油菜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品种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了油菜种植者的新宠。
合油杂455是一种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它在苗期展现出强健的长势,幼苗半直立,叶色较深且带有蜡粉,长柄叶2至3对缺刻,顶裂大,叶型呈卵圆形。其花瓣较大,呈覆瓦状,颜色鲜黄,种皮为黑褐色。在两年的区域试验中,合油杂455的平均株高达到162.2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量高达260.2个,每角含有19.1粒种子,千粒重为4.0克,全生育期为222.9天,相较于对照品种(皖油14)早熟0.7天。
在营养成分方面,合油杂455的芥酸含量仅为0.1%,硫苷含量为20.73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6.1%。此外,它还具有较强的抗菌核病和抗病毒能力,以及良好的抗寒性和抗倒性。在2013至2014年度的区试中,亩产达到190.9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26%(极显著);2014至2015年度区试亩产179.65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0.12%(不显著);2015至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143.4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46%。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栽以培育壮苗,重施底肥并早施苗肥,增施磷、钾、硼肥,注意防病治虫和控制草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合油杂455对硼肥敏感,因此在施用时需格外小心。
合油杂455适宜在安徽省冬油菜产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新选择。随着这一新品种的推广,预计将为油菜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