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农16:山东小麦新品种的丰收希望
在中国的农业大省山东,小麦是农民们的重要作物之一。如今,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泰安市五岳泰山种业有限公司和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培育出了一种新的小麦品种——山农16,它不仅拥有强大的抗旱能力,而且产量表现突出。
山农16,原代号旱丰3号,以其鲁农审2007047号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这个品种是通过将济南13号作为母本和旱635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它是一种半冬性小麦,幼苗半匍匐,株高72.4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强,熟相好。山农16的分蘖能力非常强,亩最大分蘖数可达108.6万,有效穗数为39.3万,分蘖成穗率达到36.2%。每穗粒数平均为35.2粒,千粒重38.7克,容重767.9克/升,籽粒饱满,质地硬质。
在抗病性方面,山农16表现出色。它慢条锈病,高抗秆锈和纹枯病,中感白粉病,但对赤霉病的抗性较低。在2006-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山农16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2.2%,湿面筋29.1%,沉淀值22.7ml,吸水率60.5ml/100g,稳定时间3.4分钟,面粉白度75.4,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其优良的品质。
产量方面,山农16在2004-2006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448.31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2.96%。在2006-2007年的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399.4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7.34%。
种植山农16的关键在于适宜的播期和基本苗的密度。建议在10月上旬播种,每亩基本苗数为15万。根据审定意见,山农16适合在全省的旱肥地块进行种植。
山农16的问世,不仅为山东乃至全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农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它以其出色的抗旱性和高产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值得信赖的小麦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