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玉米新品种“中农资204”:高产、抗病害的农业新希望

2025-07-23 05:14:35 发布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中农资204”的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内蒙古中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精心选育的这一品种,以其蒙审玉2014013号的审定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中农资204”的幼苗叶片呈现生机勃勃的绿色,而叶鞘则带有一抹紫色,预示着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植株紧凑,株高达到299cm,穗位高129cm,拥有23片叶,展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雄穗的护颖绿色,花药浅紫色,而雌穗的花丝则是绿色,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中农资204”独特的外观。

在果穗方面,“中农资204”以其筒型结构、红轴特征,穗长18.1cm,穗粗5.2cm,秃尖0.8cm,穗行数16.0,行粒数39,单穗粒重210.0g,出籽率84.4%,展现出其高产的特性。籽粒为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3.7g,品质上乘。2013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测定结果显示,其容重达到726g/L,粗蛋白9.30%,粗脂肪3.80%,粗淀粉71.84%,赖氨酸0.27%,这些数据均表明“中农资204”是一种营养均衡的优质玉米品种。

在抗性方面,“中农资204”同样表现出色。2013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人工接种、接虫抗性鉴定显示,该品种中抗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感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这些抗性特征使得“中农资204”在面对病虫害时能够保持稳定的产量。

在产量试验中,“中农资204”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1年预备试验中,平均亩产792.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2%。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06.9kg,比组均值增产6.9%。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41.3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农资204”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4月末至5月初的播种期,亩保苗4500株的密度,以及施足底肥,亩施种肥磷酸二铵15kg以上,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kg,并用防螟虫颗粒剂灌一次的施肥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要特别注意防治丝黑穗病,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中农资204”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900℃以上的地区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增产希望。这一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内蒙古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