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的农业创新——“安红8号”水稻品种介绍

2025-08-14 05:15:28 发布

在安徽省的肥沃土地上,安徽农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培育出了一种新型水稻品种——“安红8号”。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皖审稻20222002,是安徽农业大学育种团队的心血结晶,由许永汉、慕子峰等专家共同研发。

“安红8号”是一种中籼常规水稻品种,以其独特的深棕色糙米而著称。在2020年和2021年的试验中,这个品种展现出了优异的性状:平均株高达到128.02厘米,亩有效穗数为20.88万,每穗总粒数高达172.11粒,结实率高达87.16%,千粒重为25.21克。全生育期为132.4天,相较于对照品种“徽两优1898”短1.5天,显示出了较好的早熟性。

在抗病性方面,“安红8号”表现出中感稻瘟病和中抗稻曲病的特性,但也需要注意对白叶枯病的防治。米质方面,2020年和2021年的检测结果显示,米质分别达到了部标三等和二等,说明其品质稳定且优良。

产量方面,“安红8号”在2020年和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572.70千克和586.20千克,虽然略低于对照品种,但考虑到其深棕色糙米的独特性,这一产量表现仍然值得关注。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5月中下旬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龄约25天,大田用种量8-10千克;每亩栽插2.6万穴,每穴插2-3苗;大田亩施纯氮量10千克,注重氮、磷、钾配合施用;灌水管理要浅水栽秧,适时烤田,后期干湿交替;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安红8号”已经通过了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这一品种的推广将为当地农民带来新的种植选择,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粮食产品。安徽农业大学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体现了科研人员的辛勤工作,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