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沙江畔稻香飘,超级杂交稻刷新高产纪录

2025-08-16 05:59:03 发布

在云南金沙江河谷的涛源乡,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里传来了丰收的喜悦。这里,我国新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e特优86和特优175,经过专家的严格测试验收,分别以亩产1176公斤和1185.5公斤的惊人成绩,刷新了高产纪录。

e特优86,由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的杨仁崔教授及其团队培育而成。这一品种采用了核辐射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方法,有效克服了原有超级稻不育系包穗的遗传缺陷。在制种过程中,无需使用化学药品920,使得杂种表现出穗大、粒重的特点,显著提高了产量。

特优175自1999年推广以来,以其高产、穗大、结实率高和米质较好的特性,赢得了广泛认可。今年3月,这两种超级稻在涛源乡的示范田里播种,4月移栽,8月24日由云南省丽江地区科委组织专家进行实割验收,结果显示e特优86亩产达到1176公斤,特优175亩产达到1185.5公斤。

涛源乡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日夜温差大,日温处于光合作用最适值的27°C-32°C,夜温低,减少了呼吸消耗。沙质壤土的稻田,耕作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水性好,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自1982年以来,涛源乡的稻田产量每年都能达到每公顷15吨。

中国在水稻育种领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近50年来,中国水稻育种经历了矮秆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个阶段,产量大幅度提升。此次特优175和e特优86在云南创下的高产纪录,不仅是对中国水稻育种技术的又一次肯定,也将推动我国水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