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农民潘常智培育出“黑色”月季,挑战世界育种难题
在浙江省绍兴县,一位名叫潘常智的农民,以其对花卉的热爱和多年的栽培经验,成功培育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月季新品种——“黑色”月季。这一成就不仅引起了当地乃至全国的关注,更是在世界育种领域引起了轰动,因为“黑色”月季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
潘常智,这位年近50岁的花农,从小就对花草有着浓厚的兴趣。16岁起,他便开始专注于月季的研究,并自费到全国各地的月季种植单位学习取经。1999年,他在齐贤镇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花卉,并开始了“黑色”月季的培育工作。通过引进国外月季品种并运用品种间杂交的方式,潘常智先后培育出了几个“黑色”月季株系,这些月季不仅花形优美,深红中透出黑丝绒般的光泽,而且水插寿命最长可达25天。
去年10月,潘常智的“黑色”月季在当地的花卉盆景展上亮相,并获得了精品花卉盆景展览的铜奖,成为唯一获奖的花卉类展品。这一成就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有人希望参观种植场,有人寻求合作开发,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种苗。
面对这样的成就,潘常智渴望得到品种保护。他了解到,要培育出稀有花色的月季,如蓝色、黑色等,仅依靠现有的基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他决心运用自己的月季种植经验和国外先进技术,培育出“黑色”月季。为了防止新培育的“黑色”月季被侵权,潘常智对月季基地的访问控制非常严格,并已委托代理机构帮助其进行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准备工作。
尽管潘常智对自己的“黑色”月季能否被认定为新品种非常有信心,但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表示,取得新品种权需要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潘常智的“黑色”月季还需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赵梁军博士认为,虽然运用品种间的杂交育出月季新品系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要作为一个新品种来推广,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论证这个月季品种的培育过程、亲本来历以及应用价值等。
潘常智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农民对花卉热爱的体现,更是对传统育种技术的一次大胆挑战和创新。他的“黑色”月季,或许将成为月季育种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