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食3196:向日葵新品种,高产抗病,山西农业科学院力作
太食3196,一个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向日葵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性,在农业领域脱颖而出。这个品种的登记编号为GPD向日葵(2018)140127,是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的代表,平均生育期105天,株高可达175至190厘米,展现出强健的生长力。
太食3196的叶片大而心型,边缘规则锯齿状,为植株提供了良好的光合作用条件。其花盘平展,直径约21厘米,成熟时花盘水平向下,便于收获。籽粒阔卵形,黑底白道,粒长2.0厘米,粒宽0.8厘米,单盘重116克,百粒重13.8克,籽仁率高达61.3%。在营养成分上,籽实蛋白质含量为18.1%,油酸含量72.1%,维生素E含量为10.0毫克/100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健康食品的优选。
在抗病性方面,太食3196表现出中抗黄萎病和黑斑病的能力,对根腐型菌核病和列当(G小种)有中感水平,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病害的防控。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48.8千克,比对照YS809增产18.4%;第2生长周期亩产220.8千克,比对照YS809增产12.6%,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太食3196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三年无葵花种植的中上肥力田块种植,合理施肥,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6月20日,亩播种量1.5千克,播种深度2至3厘米。合理的亩保苗密度为500株,全生育期浇水2至3次,并在开花期、灌浆期结合浇头水追施尿素。收获时,植株上部4至5片叶及花盘背面变黄,籽粒变硬,舌状花脱落,即可进行收获。
太食3196适宜在山西西北部及晋南的干旱地、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春播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重茬种植以减少减产风险,及时搭建防鸟网以减少鸟害,以及避免在菌核病和列当高发区种植。
太食3196,不仅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科研结晶,也是农业种植者增产增收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