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新突破——新稻56号,高产抗病的优质稻种
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公司和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培育的新稻56号,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成为新疆稻区的新宠。这个品种,源自雨田1号和秋田小町的杂交,以其紧凑的株型和浓绿的叶色,展现出强大的分蘖力和散穗型结构,平均穗长19.5cm,穗总粒数约114.3粒,结实率高达82.1%,生育期在155至160天之间,谷粒椭圆型,黄色且无芒,千粒重达到26.3g。
新稻56号不仅在外观上表现突出,更在抗病性上展现出了其优势,较抗恶苗病和稻瘟病,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在品质上,该品种的稻米经过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测试,多项理化品质达到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出糙率84.4%,精米率76.1%,整精米率66.2%,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65mm,粒长5.2mm,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新稻56号的品质卓越。
在产量上,新稻56号同样不负众望。2014至2015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24.51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7.96%。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816.9公斤,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5.58%,这一成绩在新疆稻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新稻56号要求稀播育壮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上下旬插秧。栽培密度和施肥量都有明确的指导,田间管理上,采用科学的灌溉方法和及时防治稻瘟病,确保了稻谷的健康生长。
新稻56号适宜在南、北疆(≥10℃积温3200℃以上)稻区推广种植,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议,一致同意通过审定。这不仅是对新稻56号品质和产量的认可,也是对新疆农业科技进步的肯定。新稻56号,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综合特性,为新疆稻农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