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单65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高产玉米新品种

2025-08-13 05:06:38 发布

探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我们发现了“陕单651”,一个经过精心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为陕北和渭北地区的春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陕单651”的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210050号,它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育种专家通过KA147和KB135两个优良亲本杂交而成的。这个品种的幼苗叶鞘呈现出浅紫色,叶片则是健康的绿色,株型半紧凑,拥有20片叶片。它的雄穗分枝数中等,分枝长度适中,花药和花丝均为绿色。株高达到286.6厘米,穗位高102.6厘米,果穗呈筒型,与茎秆夹角小,穗长19.3厘米,穗行数15.8行,行粒数41.8,百粒重30.8克。穗轴为红色,籽粒为黄色,呈马齿型。在两年的区试中,它的平均生育期为128.8天,比对照品种早熟2.4天。

在抗病性方面,“陕单651”表现出中抗穗腐病和丝黑穗病的能力,对灰斑病和茎腐病有一定的感染性,但对大斑病的感染性较高。在营养成分检测中,它的容重为746g/L,粗蛋白(干基)含量为9.30%,粗脂肪(干基)含量为3.28%,粗淀粉(干基)含量高达75.38%。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陕单651”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播种期建议在4月中下旬,要求足墒播种,以确保一播全苗。每亩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500至5000株。施肥方面,推荐氮磷配合,氮肥分次施用,重点施用攻穗期肥,适量施用攻粒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陕单651”适宜在陕北和渭北的春玉米区种植,两年区试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808.8公斤,显示出其高产潜力。这个新品种的问世,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种植选择,也为提高区域粮食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