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品种“武科612”:玉米种植的新选择
在甘肃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武科612”的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吸引着农民的目光。由甘肃武科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为当地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
“武科612”的生育期为140天,比传统品种先玉335稍晚成熟,但这一微小的差异换来的是更加紧凑的株型和更高的产量。株高达到302.5厘米,穗位高118.5厘米,叶片数在21至22片之间,保证了充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其果穗呈锥型,穗长18.4厘米,穗行数达到18.3行,每行平均有33.7粒,保证了较高的产量潜力。籽粒为黄色,中间型,百粒重达到36.6克,显示出良好的结实性。
在抗病性方面,“武科612”展现出了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特性,对于丝黑穗病和禾谷镰孢穗腐病也有一定的抗性,这使得它在病害防治上更具优势。此外,其籽粒的营养成分也十分丰富,容重高达753克/升,粗蛋白含量为9.51%,粗脂肪含量为4.45%,粗淀粉含量为70.52%,赖氨酸含量为0.26%,这些都是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
产量表现上,“武科612”在2017至2018年的甘肃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996.2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0%;201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1051.8千克,比对照增产5.8%,显示出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武科612”建议在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为6000株。施肥方面,基肥推荐每亩施用磷酸二胺30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和锌肥2公斤;追肥则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施尿素20公斤。同时,还需注意防治禾谷镰孢穗腐病和丝黑穗病,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综合来看,“武科612”以其高产、抗病和优质的籽粒特性,成为了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的理想选择。随着这一新品种的推广,甘肃的玉米种植业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