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豆11——江苏淮北夏大豆的高产新选择
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夏大豆种植者迎来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品种——淮豆11。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良好的适应性,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
淮豆11,原名“淮03-0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它继承了淮豆4号和泗95132的优良基因,于2007年诞生,属于淮北中晚熟夏大豆品种。经过严格的审定程序,淮豆11获得了苏审豆201104的编号,正式成为江苏省淮北地区夏大豆种植的推荐品种。
在2008至2009年的江苏省区试中,淮豆11以两年平均亩产197.5公斤的优异成绩,较对照品种徐豆13增产6.0%,这一增产效果在两年的试验中均极为显著。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180.4公斤,增产5.9%,进一步证实了其高产潜力。
淮豆11的植株具有直立的生长习性和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荚弯镰形,椭圆形的籽粒包裹在黄色的种皮下,种脐呈现淡褐色,整体商品性较好。成熟时,植株落叶性好,不裂荚,保证了大豆的完整性和品质。
在生长周期上,淮豆11的生育期约为114天,比对照品种长12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生长时间,以积累更多的生物量和产量。株高79.7厘米,结荚高度13.3厘米,主茎14.2节,有效分枝2.9个,单荚平均2.2粒,百粒重21.7克,这些特征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营养品质方面,2009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结果显示,淮豆11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2.2%,粗脂肪含量为19.8%,这些指标均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对于淮豆11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轮作种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播种期一般推荐在6月10日至30日之间,最适播期为6月15日至25日。每亩定植1.1万至1.4万株,行距40厘米,株距15厘米,亩用种6公斤。基肥和追肥的合理施用,以及花荚期的抗旱排涝,都是保证淮豆11高产的关键措施。
淮豆11的选育成功,不仅为江苏省淮北地区的大豆种植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提高当地大豆产量和品质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这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相信淮北地区的大豆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