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大豆新品种——长豆36号
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培育的“长豆36号”大豆品种,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山西省大豆种植的新选择。这款新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晋审豆20230002,是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品种来源于w475和吉豆43的杂交。
“长豆36号”在山西省的大豆春播早熟区和中部夏播区表现出色,春播区生育期为121天,夏播区为100天。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株高约79.4厘米,主茎节数达到18.1个,有效分枝数为2.5个。叶片呈披针形,花色为紫色,茸毛褐色,结荚习性为亚有限,底荚高度7.6厘米。每株平均结荚42.7个,每荚平均2.5粒,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且有光泽,脐部为灰色,百粒重达到18.0克。营养成分方面,粗蛋白含量为38.97%,粗脂肪含量为20.89%,显示出良好的营养价值。
在产量表现上,“长豆36号”同样令人瞩目。2019年和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春播早熟区亩产分别为164.7千克和147.5千克,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11.3%和8.2%。两年平均亩产156.1千克,比对照增产9.8%。2021年生产试验亩产160.6千克,比对照增产5.9%。在中部夏播区,2019年和2020年亩产分别为197.5千克和212.2千克,比对照增产7.2%和6.7%。两年平均亩产204.9千克,比对照增产6.9%。2021年生产试验亩产239.6千克,比对照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亩施基肥农家肥1000千克,硝酸磷肥15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适宜播期春播早熟区为5月上旬、中部夏播区为6月下旬;亩播量春播早熟区为3.5~4.5千克,中部夏播区为5.5~7.0千克,行距0.4米,播种深度3~5厘米;亩留苗密度春播早熟区为1.0万株~1.2万株,中部夏播区为1.5万株~1.8万株;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并在始花期亩追施尿素8千克;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防治大豆蚜虫、红蜘蛛、食心虫;当95%的荚变为成熟颜色,豆叶大部分正常脱落,手摇植株有轻微响声后,抢晴及时收获。
综上所述,“长豆36号”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征,通过了山西省的审定,适宜在山西省大豆春播早熟区和中部夏播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效益的大豆种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