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甘肃天祝的白色珍宝——天祝白牦牛

2025-09-04 05:49:56 发布

在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有一种名为“天祝白牦牛”的珍贵牦牛品种,以其独特的白色身影在草原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牦牛主要分布在西大滩、抓喜秀龙滩(汉语称永丰滩)和阿琨沿沟草原,它们不仅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青藏高原上的独特生物资源。

天祝白牦牛以其紧凑的体型和全身洁白的毛色而闻名,皮肤呈粉红色,多数个体身上还有黑色素沉着的斑点。公牦牛头部较大,额宽,额毛卷曲,角粗长且向外上方或后上方弯曲伸出,颈部粗壮,背部低而凹陷,四肢短而结实,蹄小而致密。相比之下,母牦牛头部适中,角细长,前后躯发育较为均衡,腹部较大但不下垂,乳房发育较差,毛长。

在生产性能方面,成年天祝白牦牛公牛体高可达121厘米,体重约260千克;成年母牛体高108厘米,体重约190千克。它们能驮重75千克,最高达100千克,日行30-40公里。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2%和36%,骨肉比为1:2.4。成年公牛剪毛量为3.6千克,最高可达6千克,抓绒量0.4千克,尾毛重0.6千克;母牛分别为1.2千克、0.8千克、0.4千克;阉牛分别为1.7千克、0.5千克和0.3千克。公牛尾毛长52厘米,母牛为45厘米。

天祝白牦牛的繁殖周期也颇具特色,一般母牦牛12月龄首次发情,初配年龄为2-3岁,公牦牛为3岁。发情季节主要集中在6-11月份,7-9月份为发情旺季。繁殖率为56.4-75.6%,年产奶量可达400千克,日产奶最高4千克,乳脂率为6.8%。

天祝白牦牛不仅是青藏高原型牦牛中的珍贵品种,也是我国白牦牛毛、绒及尾毛的主要产地。作为重要的外贸物资,天祝白牦牛的经济价值极高,是我国的特产之一。这些白色的高原之舟,不仅承载着牧民的希望,也见证了天祝这片土地的自然奇迹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