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单562:热带亚热带玉米新宠,产量与抗病力的双重保障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玉米种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病害和产量是农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桂单562”,一个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玉米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了这一地区玉米种植的新选择。
桂单562,一个拥有国审玉20220478审定编号的品种,以其早熟特性,出苗至成熟仅需112天,比对照样桂单162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24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型,穗长18.25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2.5克。这些特征不仅使得桂单562在外观上易于识别,更在实际种植中展现出了优异的产量潜力。
在产量表现上,桂单562在2020年区域试验初试中平均亩产584千克,比对照增产9.9%;2021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632千克,比对照增产10.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8千克,比对照增产10.0%;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千克,比对照增产9.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桂单562在提高产量方面的显著优势。
然而,桂单562的亮点远不止于此。在抗病性方面,它表现出感纹枯病、抗茎腐病、感大斑病、中抗穗腐病、感小斑病、感南方锈病的特性。这意味着在种植过程中,农户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小斑病、大斑病、纹枯病和南方锈病,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桂单562适宜春播2月至4月,秋播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密度3200-3500株/亩。这些具体的栽培指导,为农户提供了明确的种植指南,有助于提高种植效率和作物产量。
最终,桂单562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性,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漳州以南地区、贵州省与广西接壤的低热河谷地带,云南省文山、红河、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等州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这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了一个新的种植选择,也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玉米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