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选】闽糯8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高产糯玉米新品种

2025-07-21 05:16:15 发布

在福建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闽糯811的糯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品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培育,以其出色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闽糯811的生育期约为80天,与市场上的苏玉糯5号相当,但产量却有显著提升。2016年和2017年的试验数据显示,闽糯811的鲜果穗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957.96公斤和1114.3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7.78%和24.07%,两年平均增产18.45%,这一成绩在农业领域可谓十分亮眼。

在抗病性方面,闽糯811同样表现出色。它对大斑病和锈病具有抗性,对纹枯病和茎腐病表现为中抗,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此外,闽糯811的品质评分高达86.7分,优于对照品种,其皮渣率仅为13.7%,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0%,完全符合糯玉米的标准。

栽培技术方面,闽糯811适宜在春播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播种,需要与其他玉米品种保持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离,以防止串粉。每亩种植密度建议在3200至3500株之间,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尿素和复合肥。在大喇叭口期后,还需增施尿素和复合肥,开花前后则需增施钾肥,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闽糯811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春播出苗至采收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的鲜食型糯玉米单交种。它不仅适宜福建省的春播种植,而且在栽培上只需注意预防小斑病,并适当增施磷钾肥,便能获得丰收。经过严格的审核,闽糯811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已经顺利通过审定。

闽糯811,这个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新品种,正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福建省乃至更广泛地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